top of page

共學記錄 X 成長軌跡

藉由教師社群活動(如座談會、社群會議、訪談等)與個人成長行動(工作坊、觀課或易課等教師日誌)如實記錄,再經由螺旋性循環觀察、反省、檢討「共構、共學、共創」課程的實踐過程,進行深度的跨領域探索。

螢幕擷取畫面 2022-06-18 154007_edited.jpg

海線雙語教師聯盟成立以來,由寰外陳怡伶主任與顏瓊芬教授輔導,協助海線國小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氣候變遷議題(SDG 13)融入國小自然科領域雙語教案。參與共備成員有大德國小校長、沙鹿國小的老師,希望幫助海線在區發展具地方特色的雙語教育,消弭市區與海線雙語資源不平等的窘境,鼓勵更多國小老師願意嘗試雙語教學,解決雙語教師缺乏的困境。

螢幕擷取畫面 2022-06-22 0528.png

全球在地化指的是一個區域如何創造納入本地需求或特色的全球化適應。在全球化趨勢下,輔助雙語教育的教學法,例如學科內容和語言整合教學( CLIL)和英語為國際通用語(ELF)學習,都強調須根據全球在地化而調整教師培訓和專業發展的方向。臺灣雙語教育目前主要是透過CLIL課程的規劃和執行來實踐。因此,如何在全球化趨勢下,能夠具有國際競合的能力,又能夠兼顧區域主體性的永續發展,才是未來教育規劃的重點。

螢幕擷取畫面 2022-06-22 0529.png

林律君教授強調只要用對方法,英文不會是英語授課的絆腳石。林教授建議用英語架構課程之起承轉合,可利用分段教學、有效提問、拔尖扶弱和有圖有真相等概念,就能進行有效的教與學,就算是專業領域的知識,依然能準確地傳授給學生。

有一天小白鷺出門準備去找它的好朋友草鴞,在天上它飛呀飛,突然感覺到空氣中彌漫許多黑煙,這些黑煙讓他看不清楚前方,差點撞到東西。終於小白鷺平安抵達了草鴞的家,小白鷺跟草鴞說了牠飛過黑煙的事,草鴞說:那是是火力發電場的黑煙,那些發電廠每天都會產生很多黑煙,我都快待不下去了!

螢幕擷取畫面 2022-06-18 153721.png
螢幕擷取畫面 2022-06-18 154615.png

場域踏查會議(110/11/17)

海線國小端及大學端攜手合作,進行資源導入及解決外師難引進之困境,讓雙語教學能實踐在地化特色,使教學資源及師資能永續發展。寰外陳怡伶主任亦提及目前靜宜大學正實施的「雙語計畫」與提供雙語師培資源「中小學雙語教學在職教師增能學分班,海線國小教師能運用海線大學端資源,就近提升自身能力及精進教學。

bottom of page